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196体育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暖泉村以村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简化红白喜事、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振兴乡村产业、整治环境卫生等多举措,倡导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治理,村风村貌发生喜人变化,绘就文明乡村新底色。
牧原镇暖泉村位于牙克石市区西南郊196体育官方网站,因村头有一眼暖泉,水温四季保持在1℃而得名。总面积9平方公里,总人口1169人。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暖泉村以《村规民约》为纽带,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理事会”“四会”基础上,创新增设“普法宣传理事会、民事调解理事会、环境卫生理事会、产业发展理事会”,乡村治理由“一约四会”变为“一约八会”,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
(一)“四会”变“八会”,“理”出文明新理念。以往的暖泉村村民法律知识欠缺,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因此暖泉村以提升村民法治观念为移风易俗着力点,组建普法宣传理事会,协助“四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听取村法律顾问、民事调解员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依法治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村民微信群、草原书屋、“村村响”等线上线下平台宣传《民法典》《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组织村民自编自演移风易俗节目、宣讲移风易俗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村民思想,进而主动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说不。
(二) “四会”变“八会”,“理”出文明新风尚。曾经的暖泉村村民攀比斗阔、夫妻斗嘴……“锅碗瓢盆”的家长里短引发了不少的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为解决这一难题,暖泉村发动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等建立民事调解理事会,采取上门宣传、单独劝导、双向调解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跟进化解“四会”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协助“四会”有效治理厚葬薄养、酗酒赌博等陈规陋习,打造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新乡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 “四会”变“八会”,“理”出乡村新风貌。针对从前村内房屋院落杂乱、巷道脏污、垃圾遍地的陋习,暖泉村紧盯村容街貌、院容屋貌和精神风貌治理,在“四会”基础上成立环境卫生理事会,制定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队,设立垃圾集中处理点80个,每年投入资金15万元,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大力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定期开展“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树示范、立标杆,以点带面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环境卫生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将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移风易俗的动力。
(四) “四会”变“八会”,“理”出乡村新画卷。过去的暖泉村村民常常聚在一起打牌、喝酒、议“八卦”,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不足196体育官方网站。为此,暖泉村集结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新乡贤等成立产业发展理事会,根据村民议事会议定的发展方向,定期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因地制宜打造马铃薯科技产业园区,扶持村民建立酱菜厂、粉条厂等私营企业,组织召开种植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培训会,先后带动全村500余人就业,经济总收入达266.64万元。完善扩建了村活动室、文体广场等文化设备设施,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唱歌跳舞、读书观影的越来越多,吆五喝六的打牌声、喝酒划拳声渐渐消停,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浓郁氛围。
“一约八会”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成风化俗,为暖泉村乡村振兴夯实经济基础、筑牢文化根基、引领文明新风尚。通过八个理事会的协同努力,2023年解决民生实事8件,化解矛盾纠纷4起,开展政策宣传100余次,印发宣传单3000余份,评比“卫生流动红旗”6次,组织文化活动13场,选树先进典型11人,移风易俗倡导的文明新风深入民心,一幅环196体育境美、产业兴、村民富、乡风淳的乡村振兴图景铺陈开来。
一是“八会”共建机制更全。“四会”变“八会”后,各理事会均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各项管理制度,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推进移风易俗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
二是“八会”互补作用更强。“四会”变“八会”后,有效弥补原有“四会”专业人员缺乏、监督力量薄弱等短板,“八会”协同发力,促使村民改行为、提认识,有效解决了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难点堵点。
三是“八会”同治覆盖面更广。“四会”变“八会”后,管理的大小事务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显著提高宣传引导、矛盾化解、习惯养成、文明创建等工作成效,以新风正气歪风邪气。
巴彦淖尔市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观摩五原县综合科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