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决定对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电子坐便器、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水性内墙涂料等7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CCC认证,将低压元器件由CCC自我声明恢复为第三方评价方式。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李春江表示,此次实施CCC认证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近期安全生产事故暴露出安全质量问题较突出,或是消费者反映安全隐患较多的领域。比如,广泛应用于餐饮场所的商用燃气燃烧器具,如果未按照国家标准设计自动熄火装置,极易引发公共安全事件;水性内墙涂料作为家装基本材料,一旦有机溶剂和重金属超标,对人身健康危害较大。因此需要通过事前准入的方式确保安全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另外,低压元器件在2019年CCC制度改革时调整为自我声明实施方式,但从这两年的监督检查结果来看,出现了企业承诺不实、产品合格率不高等问题,为加强全社会用电供电安全,低压元器件此次也恢复为原有的第三方评价方式,不再实施企业自我声明。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有效性便利化”原则降低企业获证成本,明确要求有关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在确保认证质量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采信企业已有的国际认证、自愿性认证、委托检测报告等各类合格评定结果,简化认证环节,提高企业获得CCC认证的便利度。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朱军介绍,我国目前是全球电子坐便器第一制造大国,根据中196体育官方网站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卫浴电器专委会统计数据,总产量连续三年突破千万台,中国电子坐便器生产量已占全球生产量的66%,但随着市场规模扩大,生产企业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上市产品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
特别是线上销售品牌较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不规范生产的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次将电子坐便器列入CCC认证目录,意味着市场上的每一款电子坐便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产品测试和生产条件审核,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坐便器的整体质量水平,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对促进电子坐便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CCC认证,是我国政府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目前CCC认证目录共覆盖包括家用电器、电子设备、汽车、玩具等在内的16大类100种产品。
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称CCC认证)管理,对低压元器件恢复CCC认证第三方评价方式。现将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一、对商用燃气燃烧器具、阻燃电线电缆、电子坐便器、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产品、水性内墙涂料、防爆灯具及控制装置实施CCC认证管理(产品描述与界定详见附件)。
(一)2025年5月1日起196体育官网入口,列入CCC认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防爆灯具及控制装置,应当经过CCC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2024年5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CCC认证委托,涉及的认证和检测工作分别由现已具备摩托车乘员头盔、防爆电气指定业务范围的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承担。
(二)2025年7月1日起,列入CCC认证目录的商用燃气燃烧器具、阻燃电线电缆、电子坐便器、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产品、水性内墙涂料,应当经过CCC认证并196体育官方网站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2024年7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CCC认证委托,涉及的认证工作由现已具备相应产品种类指定业务范围的认证机构承担,实验室将另行指定。
(一)2024年11月1日起,低压元器件应当取得CCC认证证书并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2024年5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低压元器件CCC认证委托,“强制性认证产品符合性自我声明信息报送系统”(以下称系统)不再生成自我声明。对于持有效低压元器件CCC自我声明的,指定认证机构直接换发CCC认证证书,通过获证后监督的方式保证认证有效性。
2024年11月1日前,持有效CCC自我声明的企业应当完成CCC认证证书转换,并及时注销相应的自我声明;对于已经出厂且不再继续生产的,无需转换196体育官网入口。2024年11月1日后,系统中低压元器件CCC自我声明将被统一注销。
(二)恢复《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2019年第44号)注销的4家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196体育官方网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低压元器件指定业务范围。检测工作仍由现有低压元器件CCC认证指定实验室承担。
三、指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据CCC认证通用规则和对应产品CCC认证实施规则制定认证实施细则,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备案后,方可开展认证工作。
四、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应当在认证风险可控、保证认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信已有合格评定结果,减轻企业负担,便利企业获证。